•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
  • 於2017進漢唐經方學堂學習
  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住院醫師
  • 新店漢唐中醫診所中醫師

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,家世並無顯赫中醫背景,對於中醫的理解如同大多人所知甚少,也因此求學階段參與各式中醫典籍社團,虛無縹緲的理論各家的眾說紛紜,反倒讓人越來越看不清。

進到中國附設醫院見習之後,才體認到現代醫學的優勢 卻也清楚西醫用藥上的瓶頸,但回頭看看所學能否讓治療有所突破實無把握,最後一年進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實習。即將步入臨床之際, 一顆心始終飄忽不定,因緣際會下遇到同為實習夥伴的師兄,接觸到倪師瑰寶。倪師的學理非常清楚明暸,將艱澀難懂的條文轉變成一張張簡易人體生理模型,除了讓人更容易探索古典的奧秘,醫師與病患之間更方便去連結,猶記得去到法鼓山學院演講時,台下數百人的場面,千頭萬緒只能將在漢堂經方學堂所學分享,想不到就足以搏得滿堂采。時而遙不可及,時而這般貼近,都取決於你看待中醫的角度,這也正是它的迷人所在。

畢業後進入新店漢唐中醫診所執業,不走容易累積病患的針傷或是收入優渥的醫美,選擇內科是一條困苦的道路,磨練的不只是醫術還有心志。 能做的就是純粹把病看好,要把簡單的事做好其實是最難的,病人一點點回饋都足以影響整個治療方針,也感謝信任我的病患及堅信倪師的自己,治療最後都能夠開花結果。在完成漢唐經方學堂的學習後,才發現臨床才是另一個開始,每一次跟診每一個病患都是不同的學習旅途,起初只能模仿著倪師或是老師開方,逐漸地自己也能夠獨立思考,看過許多中西醫束手無策的病人,都能夠在這找出問題的徵結點重獲新生。在現在的醫療環境下,補養的治療方式的確是較無風險,但這就如同只給你魚吃卻不教你怎麼釣魚一般,最後中醫就只能淪為養生食補的學問。而倪師與仲景更強調的是陽氣,也就是臟腑的功能,陽回陰自復的理念著重在人體的自癒能力,這也正是經方能夠治重病或是怪病的關鍵。

臨床多年中西醫訓練下,對於肝膽腸胃及睡眠疾患頗具心得,並秉持萬病皆由感冒開始處理的治療理念,不同於坊間中醫中藥西用或捕風捉影 倪氏所授的望聞問切更強調四診合參,認為反映在人體的細微變化都一定有它的意義,將其轉化成生理模型,擅於解說病人身體狀況,致力於推廣健康準則與飲食衛教,深知心臟力量決定治療的成效,緩解病情以外更重視醫病溝通,穩定患者心情。或許無法像倪師那般瀟灑自若,卻多了幾分平易近人, 再艱難的病痛都願與你一同走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