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一
圖二

作者:范陞豪醫師

蕁麻疹為現代醫學的名稱,古代中醫稱之為風疹、癮疹,因其來去如風、時而隱匿得名。

一提到蕁麻疹,不禁回想起過去自己也是病友之一,深受其擾;猶記得第一次發作時,藥學系 即將畢業,正逢準備藥師國考之際,發作起來皮膚紅腫搔癢難以忍受,起初是只有雙臂發疹且當天 就能消退,漸漸地連軀幹及大腿也開始出現,愈抓、愈紅、愈癢、愈難靜下心來念書,等待消退的時間愈來愈長,已經嚴重影響到準備國考的進度,於是趕緊到學校附設醫院的皮膚科就診,皮膚科醫師說明若未來幾週內無法用藥壓下來就會從急性變成慢性,一旦變成慢性就可能長達數年甚至一輩子都必須與它和平共處;果不其然,蕁麻疹就一路從藥學系畢業前跟著我到軍旅生涯,接著又伴 我進入了學士後中醫系的前二年,這段期間,抗組織胺及類固醇總是我依賴的仙丹妙藥,有吃就會消,但也總是只能壓制症狀,藥物的使用從短效變成長效,劑量也愈趨增加,尤其最難過的是進入 部隊後為了怕操練時發作,身上總是帶著許多西藥,幾乎天天都要預防性的服藥,免得連立正都站不好而被投以關愛的眼神。

一直到接觸了倪師的學問後,還不會開藥沒關係,就從針灸開始,天天幫自己下針,左手幫右 手右腳下針、右手幫左手左腳下針,如同倪師講的中醫是一邊開車就一邊修車,不需等到車子完全 走不動了再修,也不需要等到全部學完了再開始進入臨床,學多少就用多少;就這樣隨著棄針罐裏 頭的針愈裝愈多,發作的頻率及程度愈趨減少,加上學習到正確流汗的重要性而調整生活習慣,困擾的蕁麻疹就從此再也不見了。分享完自身的經驗後,接著進入正題來介紹此次的案例。67 歲男性,約自 2020.4 月起,全身皮 膚出現大面積紅疹發癢難耐,從發作到中醫介入治療前的近三個月,先後於北部某醫學中心皮膚科就診數次,醫師診斷為蕁麻疹,期間服用西藥不間斷但仍持續發作,醫師評估後建議改用新的免疫 治療,經過兩次免疫治療後依舊效果不彰,因此而來診所尋求中醫的幫忙。(圖一) 

2020.07.24 初診,患處較體表突起如雲片狀、觸診溫度偏高,部位從頭面、胸、背、臀、手、足 皆有,整天搔癢難耐且不易消退,不抓很難過,愈抓又愈嚴重,已經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,大便每日一行但偏乾,平時汗出部位以額頭、胸前、手臂內側居多,口渴,咽乾,小便一日 6 行,水喝多 則小便顏色透明,飯後容易有胃酸,舌質紅,舌苔薄黃,脈滑大數,尺浮。開立科學中藥一週服 用,處方如下,五苓散、白芍、黃連、黃芩、半夏、當歸、川芎、生地。

2020.07.31 第一次回診,進診間後患者脫下衣服,全身皮膚已經恢復平坦,部分患處顏色仍較一 般皮膚偏紅,自述服中藥第一天即明顯感覺紅疹的消退,癢的狀況也是一天天地進步,回診當天已經完全不癢了,飯後胃酸反逆的狀況也不再發生。(圖二-上)

2020.08.07 第二次回診,幾乎看不出曾是嚴重發疹過的皮膚,與常人無異,效果之快著實也嚇了我一大跳,畢竟西醫也已經法寶用盡仍不得解。(圖二-下)

處方思路以「五苓散」通利三焦水道為主要架構,三焦遍佈全身,利用五苓散加速三焦水道循環,推動皮膚下方停滯不動的濁水,重建全身上下的水道循環;咽乾,尺脈浮,顯示患者身上的陰 不足,加白芍以補陰;黃連、黃芩去熱;半夏去濕降逆,處理輕微胃酸反逆的現象;當歸、川芎、 生地搭配前面使用的白芍為著名的四物湯,此處用意是在過熱的血液中加入新的血液以幫助降溫,這道理就好像在滾沸的熱水壺中加入常溫的水一樣。

患者看到皮膚已無太大異狀後詢問是否可以停藥,但仔細觀察他的背部,仍有少數紅點,另外 還有些許靠著椅背時產生的紅色壓痕,並且考量實際上患者水道暢通之後,還需要後續疏肝養血,才能斬草除根,春風吹而不生;不過患者說他從沒吃過這麼久的藥,將近四個月的西藥加中藥,吃藥吃到怕了,決定要停藥,因此我也不反對,開藥給患者備用,並叮嚀後續若有狀況要立刻回診。

2020.08.28 如預期的又見面了,患者前一週去宜蘭度假,自述飲食較不忌口,皮膚又搔癢起來,不過此次遠比前次發作輕微許多,處方也改以柴胡劑疏肝為主,一週後患者趁看診的空檔溜進診 間,說明此番用藥仍是服用後立刻見效,特地前來感謝。時過至今,約半年有餘,再無發作。

由此案例中可見,中醫不該是慢郎中,辨證與用藥準確時,果如倪師所言之立竿見影;另外,即使是發生在同一人身上且同樣的疾病,辨證後如果有異則用藥遣方當隨之靈活變化,若一路效不更方的吃下去,或許最後就再吃也無效了。

在治病的過程中若有遇到任何瓶頸,往往是身為醫師的我們仍有許多對病人不夠瞭解之處,當回家繼續反省苦讀,醫學是學無止境的,是門活到老學到老的學問。當然,也並非所有皮膚疾病都 能如此迅速解決,隨著身體使用的年限長短、有無正確使用身體的習慣、工作及家庭生活上的環境 壓力等等因素,處理起來的時間長短差異極大,病久、病深者也往往不是科學中藥就能在短時間內 大幅改善的。李宗恩醫師的最新著作《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》一書中也提到,面對皮膚疾病,「發」 與「養」是經方醫師經常考量的治療方針,也往往考驗著病人對醫師的信心,以及病人對抗疾病的 毅力與耐心,有了良好的醫病關係配合,在治療的過程中必能更上一層樓,創造嶄新的人生。